近期我看了一份由中國調查的資料,文件名稱為"中國手機上網行為研究報告",資料來源為CNNIC,但基於對著作權的尊重,只節錄部份有興趣的段落跟各位分享,並簡述個人閱後的心得,有興趣的人請自行參考原文,並且由於寫起來較長,所以,心得部份可能會分兩次以上來跟各位分享
<<個人覺得很酷的手機,買不起,看看圖片過過乾隱而已>>
一.政策面
1. 為國家重點鼓勵的產業,但對外資仍有許多的限制(台灣與香港都屬外資)
二.手機報
1. 現有普及率最高(相較於其它的手機內容使用)。
2. 手機報的用戶中多數認為手機報是傳統報紙的補充訊息,但根據CNNIC的分析,他們認為手機報紙,不論是傳播速度、內容與行動性,長遠來看仍會逐步取代傳統報紙。
(這部份讓我聯想到,蘋果跟自由常說自己是第一及第二的報紙,但如果透過Google Trend去分析他們的網站流量,就會發現UDN遠高過甚多,如果您要投資一家企業的未來,你會選擇那一種…蠻有趣的)
三. 手機音頻廣播
現行通過手機收聽廣播方式
(1) 手機內建廣播功能
(2) 透過打電話的方式,語音方式傳播
(3) 透過手機上的應用軟體,收聽數位廣播節目。
1. 目前使用率偏低,絕大數原因是"沒有聽說過",其次是"不知如何設定使用"與"擔心費用過高"
2. 手機音頻廣播節目,最強的發展性在於行動性加上訊息整合的能力,若只是單純的行動性或訊息整合能力,仍遠不如傳統收音機或網際網路的電腦服務。
三. 手機視頻
1. 目前正快速發展中
2. 最強的優點為行動性,並可以結合互動能力,類似音頻廣播。
四. 手機電視
現行通過手機收視方式
1. 傳統的電視或數位電視的方式內建在手機上。
2. 透過網路收看電視
1. 同手機視頻最強的優點為行動性,並可以結合互動能力。
五. 手機小說
1. 現行手機小說接受度尚可,僅次於手機報業務,並且該族群人員,對此有很強黏性。
2. 為何使用手機小說的主要因素為"使用與保存方便"與"隨時可以觀看"。
3. 普遍看好手機小說的發展,不論是行動性、互動能力、傳播速度都遠勝於傳統小說,目前在中國已有很多的忠實用戶了。
縱合以上的角度來看,可以看出來手機已經被定位是除了電腦網路外,另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媒體運用,縱合上來看,行動性、普遍性、訊息散布速度、互動能力都是手機的強項;而現行發展障礙,不外乎,資費、螢幕太小不易觀看、不知怎麼使用或根本不知道有此項服務為大宗,雖然這是中國方面的研究,但拿到臺灣來看,我覺得應該也相差不多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