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只是個人的心得雜記,偏向個人主觀看法

疑似一頭熱的台灣網路產業
記得兩年多前,下班後有時會參加一些課程或演講,也因為這樣而開始接觸到台灣網路產業圈的一些朋友。在當時,所謂的社群網站如Facebook、Plurk並沒有太多人在用,至於現在大家在談的工業局APP計畫,更是連個影子都沒聽過,而我也不是特別有遠見而進入該領域,頂多就是Steve Jobs的信徒 [如果您不知道您熱愛甚麼,那您就繼續找],所以那段時間漫無目的的聽演講、上課程,慢慢地發現我喜歡這樣的東西,也結識了一些朋友,生活上才有重新聚焦的感覺。

近期,特別是今年開始,可能是智慧型手機與社群觀念太熱了,我突然發現原本對於網路產業沒有興趣的朋友,包含政府單位,也開始推廣APP開發了,工業局甚至有先衝量再衝質的奇怪理論,並想培養大量的手機工程師,好滿足市場需求。這些在我的想法中,根本就是怪現象,比較像是一頭熱,而非從根本上去檢討整體環境,以下是以我自己經歷所發現的幾項問題來討論。

整個產業對於產品設計觀念尚未普及
我個人對此領域的注意,其實跟我個人在近一年半前接觸的某網路服務專案有關,該網站服務必須在設計的時候就考量到UE的設計,但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個名詞的重要性,甚至把他跟美術設計劃成等號,這也是很多人會犯的錯誤,隨著專案越做越深入,工作內容一路從系統分析向前整合到網站企劃甚至到行銷計畫,這早就超過我個人工作範圍了,不過由於我對相關工作仍有高度興趣,仍是撐著去做,但我也發現自己能力有點不足了,運氣還不錯的是,由於過去下班後有參加一些課程於教育訓練的經驗,所以,我隱約知道我的問題該從哪方向下手尋找協助。

在家人的支持下我開始自費上網站企劃與UCD有關的課程,直到目前為止,我發現該領域的範圍之廣,涉及到許多心理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論,遠超過我的想像力,直到現在我覺得自己還是什麼都不懂,頂多就是知道這些方法的重要性,能夠讓我們能夠從一開始就做對事情。例如,正確的初期產品設計,可以讓我們在一開始就有機會察覺在市場規劃上是否有盲點,而在介面的設計,則可以發現產品設計的操作動線是否在一開始就有問題,這些跟大量產出的手機工程師或應用程式,基本上是毫無關係的,這需要的是另外一類的產品企劃人才。

在此我強調的並非總是需要大量研究經費的UCD研究,這對於許多微型創業甚至中小企業都負擔過重,有時候也會造成無法Time to Market的問題,不過縱使如此,我仍認為這樣的基本觀念必須深植在新創業者、成熟的公司高層主管、產品經理、甚至是開發工程師的心態中,有時我也會跟一些業界朋友、新創事業朋友聊天,但從我過去的經驗來看,台灣對此領域的認知,可以說是相當的貧瘠(當然我也是其中一員),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何台灣許多上百億的公司全部加起來,玩不過Apple一家公司。

漸漸地我相信,不論是軟體或硬體,產品設計都應該是一種企業文化,是必須貫穿整個企業各階層中,一個財大氣粗的粗俗主管,是不可能找的到細膩的產品設計團隊,而在無國界的網路產業,使用者體驗更是重要,單純就個人經驗角度來看,我覺得工業局解決問題背後的邏輯假設根本是錯的一蹋糊塗,對於軟體產品而言,產品設計才是最核心的,這會大大的改善產業生態環境,並且提高軟體推出後的生存機率,但至目前為止我完全沒看到。

台灣多層次的資本募集還在很早期
另外網路產業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市場資金的募集。網路產業有一個特色,就是服務的變動成本接近0,簡單的說,如果一個服務花了10萬元,服務1萬名使用者,那麼它的平均成本就是10元,但如果會員成長到100萬時,那就接近0.1元,也就是說它可以快速的推出0.2元的收費服務都有賺,但10元的對手就會出現巨額虧損。簡單的說,越快到達規模經濟,就有機會造成市場的群聚效應,同時快速的拉低單位服務成本,一旦單位成本拉低到競業對手無法企及的地步,就會出現西瓜效應,而將對手趕出在市場之外。理論上,這應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在網路產業中,由於克服了地理區域,所以他有可能變成一夕之間,所以往往需要外來資金的協助,而非等待自有資金充裕才進行,要達成這樣的發展,就需要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募集。目前全世界最成熟就屬於美國矽谷了,至於台灣個人的觀察,這兩年已經有所改善,但相較於美國的資本市場,目前整體資本市場仍處在很早期的狀態,甚至落後於中國大陸的情況。但相較於工業局所提出的奇特計畫,我覺得這更扯不上關係了,但反過來說,此類的多層次資本募集,也不該是政府該拿人民的納稅來投資,否則市場將被扭曲,政府只能鼓勵生態系的構成,或許這就是財政部的工作了。

arrow
arrow

    miin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