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跟各位談到中國手機應用的分析報告心得,本週接續之後的心得分享,本週我想談的是手機應用在行動性、快速散布與訊息互動整合部份。因為個人覺得以上三點,幾乎就能代表手機應用的最強項,而如果您閱讀過該文件,也會發現此部份幾乎是該份報告不斷在強調的項目。但可能是基於定性與定量的研究特性,該份報告依內容加以分析,個人卻覺得未來在行動裝置應用上,這樣的內容分類界線將越來越模糊,如果我們順著這樣的方式加以推演與思考,就會平白失去許多可能的創意機會,所以依內容型式來分類似乎不是很好的方法。

 

可以從電玩網站學到什麼嗎?

不知道這是不是好的比喻,電子書的發展會讓我想到電玩攻略雜誌,我們將現有的電玩攻略雜誌當成是傳統的紙本雜誌,而遊戲攻略網站假想成是新一代的電子書型態,可以發現傳統的紙本雜誌其銷售絕對會被影響,但縱使這樣仍會有人堅持喜歡看書本,只是購買的人變少了,而遊戲攻略網站也絕對不是將紙本雜誌放在平面網頁中,而是結合了資料庫搜尋,甚至各式各樣豐富多媒體內容,我們現在覺得這一切都很自然,那麼我們為什麼會覺得電子書就是將文字轉成數位化而已? 或許因為他們都不玩電玩吧?

 

未來的雜誌該長什麼樣?

請各位看看此篇在MMDays上的內容-未來的雜誌該長什麼樣? 該篇文章揭露目前在進行試驗的電子雜誌型態,含有精彩的影片介紹,很明顯的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所規劃出來的未來,跟我們現在在談的電子書相差甚大,反而比較接近電玩或教學軟體。(當然,我也在想電池可能是未來更大的問題,如此精彩的內容,耗電量可能也很驚人,總不能要我每三小時充一次電,那就沒太大價值了)

 

內容產業的變化?

但撇開上述的問題,也看到一個有趣的趨勢,未來的雜誌可能還需要更多的互動能力,但以上的互動能力,絕對有賴於軟體設計與內容製作者的努力,而我個人是有一點懷疑,現行雜誌社或是說內容提供者,有辦法提供所有必要的資訊,軟體部份還有辦法解決,只要發展出一套好的引擎,可以容納各式各樣的內容呈現就好了,說穿了就是類似早期的教學互動軟體引擎,只是放的內容變成更嚴肅的商業新聞或體育報導。如果要再進一步,發展出類似網路遊戲的程式架構,或是更先進的瀏覽器與HTML協定,或許還可以透過網路引用外部的資訊服務來提供內容,等於說,一個雜誌刊物或出版品公司,就像是旗艦,每次出航時(出版品出版)都要帶領龐大的內部與外部網路應用服務,才能呈現出最完美的一面。那麼,雜誌社還叫做雜誌社嗎? 可以想像除了現有的雜誌人員外,網路服務也將扮演關鍵角色,必要的話還要介接更多外部的資料提供者網路資料,甚至造成整個內容提供的供應鏈產生重大變化。(如果真能走到這一天,雲端運算就不再如浮雲了,而是很扎實的發產出來)

 

還需要一點時間,但個人看好其發展

Amazon Kindle採用的是電子墨水能夠承現的效果有效但最具代表的是內容、通路、軟體、硬體的整合。而Apple iPad則是代表走向更多的互動式內容的開始(不過,我對他沒有多工與支援Flash很感冒)。如果我們要看的是互動精彩的電子書,或許我們要下載的不是Reader,而是一套專屬的軟體或先進的瀏覽器,如果有一天走到那裡,或許回過頭看,我們會覺得現在所討論的電子書實在是很古板的點子,極度缺乏互動性,但我也猜想,要走到那一天,可能仍需要一點時間,但在那之前,傳統的電子書Reader還會存活好一陣子,畢竟,那除了軟體發展之外,更多是內容供應鍊的發展,但我個人仍很樂觀的期待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in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