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多年前,網路可說是炙手可熱,但到了2000年網路泡沫之後,網路股成了票房毒藥。但就在今天,我們再回頭看,十年前的泡沫剛好就是Google成立的時間點,大多數能撐過當年泡沫化危機的網路股市,今天的實力早非當年的吳下阿蒙,就連軟體巨擘微軟對於Google也不敢輕忽。談到今天的雲端運算,我的感覺就是如此,在未來市場將會認同他的價值,但這一波比較像是泡沫而非本質的改變,我說明如下


雲彩.jpg  

 

幾個近期被討論到的雲端概念股迷思

在向下說明之前,我要先給各位一個簡單觀念,雲端運算就是將現在許多的軟體應用放在一起,透過網路提供服務,簡單的說,假如未來沒有任何的新增網路或軟體需求產生,那麼我們就只是將程式或軟體服務,從A地往B地集中而已。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會發現雲端所需要的大量伺服器其實是來自於A地不需要的,全球採購總量不會變(註1)。至於儲存所需的空間,理論上,搬來搬去也不會因此需求變多,但反過來看,其實硬碟價格下碟很快,所以去炒作儲存體廠商也看不出有什麼意義。還有人提到,網路設備,理由是指當所有的服務都上網路雲端了,就會需要更多網路設備,這個說詞聽起來是有一點道理的,但進一步要去思考的是,到底什麼服務要上網提供? 

 

創新服務才是硬道理

到底什麼服務要上網才能提供?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向去思考,第一個方向是市場面向,簡單的說就是上網人口!! 這部份就我所拿到的資料,其實是穩定成長,這是好事,但從股市的角度來看,這實在沒有什麼好炒作的。另一個方向就是,網路新創服務,網路新創服務的定義這就很廣了,現在炒的很熱的電玩股,可以算是網路新創服務,或許未來醫療服務網路化也可以算,但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新創服務才是未來影響的要素,這會刺激更多的網路使用需求出來,這屬於軟體創意這塊,但很不幸的,這塊服務臺灣大概在2000年網路泡沫的時候就所剩不多了,也跟現在炒作的股市題材相差太多。

 

到底什麼是正統的雲端運算應用?

講了一大堆潑冷水的話,那麼到底什麼是雲端運算,下述是目前時常討論的定義

(1)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ssa),基礎架構雲端服務

    簡單的說,就是廠商提供硬體與網路設備給需要的企業租用,剩下所需要的軟體程式,請自行建構。(註2) 

(2)Platform as a Service (Pssa),平台即服務

這裡所說的平台,是指除了Issa中的硬體設備租用外,還包含了軟體服務平台(Ex:資料庫、Web Service、AP´Service這類基本的軟體服務),但軟體服務平台上方所需要的應用程式,也請自行建構。 

(3)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軟體即服務

這類的服務,則是全套而且完整,理論上,使用者只需要透過手上的裝備(如iphone、PC、小筆電等等)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如Gmail就是,當然,這樣的服務也有他的弱點,主要是它具有針對性,如Gmail就是電子郵件,如果您不喜歡他,那麼他們也顯少會因您的需求而特別調整,在大多的情況下,只能Take it or Leave it

 

臺灣目前的情況

在臺灣,目前的雲端服務,就我有限的了解,其實並沒有長到地上,還是雲端概念而已。舉幾個例子,如廣達提出的雲端計畫,個人就覺得比較像是,發展整合通訊、內容、行動的硬體裝備,談不上什麼雲端服務,頂多勉強可以稱為雲端運算的外環產品,感覺像是在炒話題。而鴻海的雲端計畫相較於廣達,則野心十足,不論是跟李開復合作的創新工廠或預定在高雄展開的雲端服務,幾乎是從軟硬體與服務同時下手,不過,要有所成果,個人是覺得現今看來還蠻雲端的,短期內幾乎不可能產生任何營收。最後,就是中華電信近期可能跟微軟合作的雲端運算服務,這是少數個人覺得有比較具體的計畫,但是否能吸引國內企業使用,這又是一個大問號了。總之,臺灣目前暫時沒有真正的雲端概念股,現有的操作比較像是炒作而非基本面的改變。

 

結論

臺灣過去最強的就是硬體代工的實力,到了雲端運算的年代,不論是股友或企業主其思考方式還是依循過去的硬體發展觀念,但雲端運算顯然代表了一個觀念的興起,就是軟體才是硬實力,這裡指的軟體,不單指電腦的軟體程式,還包含了新創服務、行銷能力等等無形資產。如果網友有興趣,可以看我個人的另一篇文章,談中國的網路創業環境URL,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大陸是如何的重視該產業的發展,並透過層層的保護措施,來保護國內的軟體與新創產業(註3)。相較於中國,臺灣顯然不論是企業或政府都太過輕乎了,這等於是在下一場的產業競爭中自願缺席,如何從硬體製造走向品牌、走向服務、走向網路服務整合才是臺灣現有最缺乏的,目前看起來,這是臺灣產業一條必經的路了,但是臺灣政府、企業界與人才又準備好了嗎?

 

 

 

 

1. 其實會減少因為透過虛擬化技術更多的應用程式會集中在單一伺服器統一管理有興趣的人請參考我所寫相關技術簡介,這裡這裡就可以進一步的了解 


註2. 還有一種分類項,稱為儲存即服務,如Amazon S3,簡單的說就是只租儲存空間,但在這裡我將此類也規畫入硬體的基礎建設中。

 

註3. 其實,我個人並不支持中國所推出的保護措施,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太過保護反而讓中國的網路服務走不出中國,如百度在日本就完全施展不開。除此之外,大陸對於網路服務所需申請的執照與資本額限制也太多了,並且政府各單位間似乎有相互協調上的問題,這對於強調創意為主的軟體服務業,其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中國無法解決此問題,我認為中國無法在此領域擊敗美國矽谷。在這種情況下,臺灣的地位反而突顯了,雖然市場不大(其實不小,若從單一市場來看,絕對排在全球前十五名,因為臺灣網路普及率相當的高),但在創意領域仍有可能領先中國,或是成為中國進軍國際的創意練兵場,由此接往全世界,臺灣實在不該放棄此領域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in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