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國媒體大亨梅鐸表示,旗下的報紙媒體,期望在明年開始改為收費機制,除此之外,梅鐸也很清楚,這樣的行為需要所有的報業也採取相關的動作,才有可能成功,否則收費之後,所空出來的市場,剛好讓其他業者趁虛而入,所以他也期望相關的報紙也能採取聯合的動作。再加上近期的金融風暴,也讓人重新思索,網路上的免費模式,是否可以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對此,我個人觀察後是有一些個人看法,整理如下

 IMG_2639.JPG 

<<農曆七夕當週,板橋林家花園夜間免費開放入場>>

 

1. 免費可以加速市場滲透、並快速降低單位成本

在過去,一個實體產品新誕生的時候,通常初期的使用費用最高,但隨著使用數量的擴大,量產所需的單位成本也快速下降,使得產品價格可以回饋至市場。但單純的網路服務,雖然會隨者使用者數量擴大而加重相關的維護成本,但整體而言,其服務複製成本相對於實體產品仍是相當的低,所以過去產品的開發週期論在網路界收到了挑戰,免費使用幾乎成了網路服務的準則,同時,這樣的方式也有助於新服務市場的開拓,並快速降低服務的單位成本,所以,在服務初期,如果使用者數量無法增加到令人滿意的數量,幾乎就等於宣判該服務的失敗。 

2. 免費可以吸引廣告收入,甚至活動費用

在2000年網路泡沫之前,網路廣告尚未成熟,許多表現良好並具有高流量的網站,在未找到穩定獲利模式之前,反而因高昂的維運費用成為最早的陣亡者。但於現今,一個具有高流量的網站,可能光靠廣告就可以維持基本的網站運作,甚或吸引廠商由於看重該網站上的流量,而於該網站上舉辦相關行銷活動,而讓該網站取得另外的活動收入。 

3. 免費可以吸引人潮,並販買商品或加值服務(如虛寶、加值服務)

這類模式的思考方式很有趣,邏輯大概是,若有X%(Ex: 2%)的網友願意付費購買商品或加值服務,那麼當使用者基礎夠大了,就可以乘出一個很漂亮的營收數字,甚至也可因為這樣,讓其他的免費使用者也不得不付費跟上,這類服務,最明顯的就是免費的線上遊戲,或是其他更完整的網路服務(如加大空間、完整功能),採用此類模式,先導的免費幾乎就是引君入甕,等您用習慣就跑不掉了,如果可以趁勢將不願付費的使用者逼迫出去,更是廠商降低成本的好方法。 

4. 向另一方收費才是王道

這類的免費服務通常都是單方向的,在另一方向卻是不成立的,例如104的徵才網向廠商收取費用、Google的廣告也是單方向的向廠商收費。這類模式,在許多的營運模式中都有看到相關的例子,只要從換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就不是免費的了。 

5. 免費? 您的資料才是最珍貴資產

也有一些服務是以資訊收集為主要的目標,分析後的資料所產生的加值應用才是他們獲利來源,而收集大量資料最好的方式就是免費,採用此類模式有時候在第一時間看穿並不容易,要轉幾個彎或用點創意,甚至連經營者或投資者也會如此,在此我舉Google搜尋引擎為例,在早期他們尚未看到搜尋引擎的關鍵字跟廣告關鍵字的關聯之前,本身的成功反而成了他們的重大負擔,但在Google併入Double Click之後,一切都變了,Google善用關鍵字與廣告的關聯,成為最大的行為定向網路廣告公司,年營收在數百億美元之譜,而此類的模式也因為有龐大的資料量,而變成另一類的競爭障礙。

 

回來再談談梅鐸的收費方式吧? 我個人其實不是很看好,要全球媒體(不只報紙)一致採取收費模式,我個人認為難度很高,因為相互間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例如電視媒體所受到衝擊就不如報紙來得大,他們大可趁機掠奪收費報紙空出來的市場。至於,報業現行的困境是否有解? 我個人是覺得應該是有解的,因為除了搜尋引擎之外,全世界主要新聞網站網路流量相當高,各報社等於已經坐在資料寶山上,接下來只看他們如何去運用他們收集到的資料而已,誰說只有搜尋引擎才可以發展行為定向廣告? 新聞本身也有相當多的關鍵字,寫到這裡聰明的網友應該知道我談的是什麼了,讓各位去想像一下!! 有時候會覺得,免費後面的收入才是更驚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in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