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預定本週要接之前的SOA文章,簡介SOA中的大腦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但本週最惹人注意的大概就是鴻海跨足綠能資訊管理了,我也不可免俗的湊個熱鬧談談這個話題,只好將該篇文章放在下週了。不過,以下的論述基礎是基於我在包含經濟日報、商業週刊、ZDnet…等新聞媒體報導上所收集到的資料所推論出來的,而非有任何內線,所以,請參考就好了

 

第一步 建立ISV能量

                從新聞中來看,鴻海第一步應該是藉由代理GreenCert軟體,建立自身的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的能量與經驗,並且率先採用在內部的工廠,做為導入運用。

 

接下來可能有兩種可能的發展

第二步 A計畫發展為ISV+SI(系統整合)廠商

如果只是單純的ISV操作,其實毛利很低,鴻海可能整併它所具有的硬體製造能量,提供相關的環保設備輸出,類似現行SI產業所從事的工作,只是這次從搬Server變為環保設備了。

 

第二步 B計畫發展為顧問產業

另一個可能性,是結合ISV能力向前發展出整合環保與節能的顧問服務,以鴻海目前所具有的工廠及所需要的環保工程人員,應該可以輕易跨過此顧問門檻,創造比較高毛利的顧問事業。

 

第三步 整合A計畫與B計畫,進行整廠的設備與軟體輸出

如果上述計劃成功了,鴻海就等於擁有從顧問服務、系統整合及硬體輸出的整體力量,比較媒體中所報導的所謂環保城就有可能成功,鴻海也可以從代工角色一變轉為握有終端使用者了。

 

上述只是我個人的猜測,但有一些細節地方我個人覺得想不通的,或是這樣的營運模式所可能要承擔的風險。在早期臺灣的SI,的確是買硬體送軟體,所以,鴻海可循這類的模式將軟體服務綁入硬體中,最後,再透過軟體服務來獲利,進行兩頭套利。但是,這幾年我個人的經驗,也有許多大型專案是將顧問服務、ISV服務與硬體採購分開來招標,當然,一站式的採購有其價格優勢,這應該是鴻海最期待的。但是,這幾年個人觀察下來,不論是在資訊硬體或系統整合的發展,都有朝向標準化介面發展的趨勢,主要也是廠商避免被特定供應商綁死的情況,造成最後尾大不掉的情況。

 

至於最後,會不會如鴻海的預期,其實還要看市場的力量,例如: 具有力量的硬體品牌廠商,也可能因為鴻海透過資訊服務掌握了終端使用者,而避免將自家的產品委由鴻海代工的情況,以免最後培養出自己的敵人,反蝕自身的品牌利益,但反過來說,力量較小的製造商,或許反而會將鴻海視為重要的通路商而高度仰賴,但不論如何,鴻海跨入資訊服務業的確造成相當注意,而且光是走到第二步就已經令許多廠商感到膽戰心驚了。 

至於長期從事,軟體服務業的我,怎麼看這件事? 則是憂喜參半,喜的是或許鴻海的加入會影響低迷很久的臺灣軟體業,並吸引更多的大廠商的加入,重新提高能見度。憂的是,在潛在的大浪襲卷下,自身的能力能否悻存則要多加思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in11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